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作者:吳俊瑩 頁數:213 字數:1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大約是從快要大學畢業開始,好像過去順利的人生起了很大的變化,我遭遇到一種“第一次都失敗”的詛咒,第一次考研究生落榜,第一次往計算機雜志投稿被退稿,就連第一次寫計算機類書籍時也被出版社老板笑說這種書怎么會有人看…… 說真的,我并不自卑,還是很努力,但總是很羨慕,這世界上就是有人有辦法第一次就做得很好,例如第一次創業就成功,第一份工作就賺大錢,第一個項目就成功……既然這種生而知之的本事我沒有,就試著去問那些成功的朋友、長輩,探求怎樣能像別人一樣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在網絡熱潮的時候,我很幸運地在PChome Online(網絡家庭)工作,做了很多臺灣的案子,也接了一些北京的案子。 然而,當網絡泡沫化的時候,我也離開了PChome online,那時候并不是因為受傷或者自責,而是我感受到社會對“技術人員”的一些誤解,如拿翹、難以溝通、重利輕義、不愛衛生……我想要試著去了解、親身去體會產業里面的各種工作,并在iThome(IT之家)周刊的專欄上,將職場上各個角色的立場、利害將心比心地呈現出來。我總是認為,如果能讓員工理解上司,上司了解員工,業務了解RJ)(研發),RD了解業務,PM(產品經理/項目經理)了解市場,老板了解變化,這就是我能為這個產業盡的一小份心力。 為了理解相關職場的特點,我大約兩年換一份工作,除了IT(信息)外,在國內做過RD、PM,然后到國外擔任產品經理,再擔任高級主管,并自己創業,現在擔任業務與營銷的工作,也擔任企業顧問,為多家企業輔導人事或專業上的問題。 當然,在轉換的過程中,不少看過我簡歷的長輩,難免會皺起眉頭說:“這種人沒有定性,誰敢用你???” 不過很慶幸的是,這一路上走來雖然有挫折,也有很多收獲,后來,一位友人建議我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艾略著)這本書,我才了解到,這個旅程繞了這么大一圈,隨著歲月成長,人也成熟多了之后,心態與態度就是最重要的關鍵。 常常在拜訪客戶時或者在一些交際場合中,會有人問我:“你是不是那個iThome寫專欄的吳俊瑩?”這樣的問句讓我很窘迫,不過接下來的話卻讓我覺得這些年的流浪算是有價值的,很多人說:“我曾經把你的文章剪下來給同事看!”也有人說:“我可以把你的文章全部印出來作為企業內部教育訓練的教材嗎?”這讓我開始有了把文章集結出書的想法,并著手把原本很生硬的內容改寫成比較易懂的文字,現在終于如愿以償。 我并沒有立場說教,而且我也不算是有成就的人,寫這本書可以算是把這些年看到、聽到的可以節省大家力氣的一些心態、觀念介紹給大家。很多事情換個角度、換個高度,或者換個距離,就會截然不同,希望能讓讀者們不要像我一樣去花費十年的時間,而是能很快地在職場上、生活上,還有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第一次就做對、做成功。 探索頻道的荒野求生專家,每次到一個荒島上,第一件事情就是爬到最高的地方,先看清楚四周的狀況,再決定求生的策略。踏入社會,或者進入到某一家公司任職,差不多也是到了一個荒島上,我們需要先讓自己準備好,并且把心態、態度和技能都準備好,可能你就會發現,這是個充滿寶藏的金銀島! 吳俊瑩
內容概要
吳俊瑩身為多家資訊電子公司的企業顧問,經常為公司老板解決疑難雜癥,也發現老板們在做某些重大決定時,有一些職場人不知道的“原則
”,即一種讓人更上一層樓的思考方式。 《老板不說卻默默觀察的45件事》由其創作。
《老板不說卻默默觀察的45件事》中真情分享作者的45個職場經驗,說明升迂差距就在這些不起眼的小地方!
作者簡介
吳俊瑩,iThome技術主筆。瑞士歐洲大學博士班DBA候選人。臺灣國立大學EMBA國際金融組。曾任PChome Online網絡集團總工程師、HMG城邦集團ERP顧問,現任水熊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ERP顧問、企業IT顧問以及研發管理顧問,并負責專利布局侵權分析和專利授權技術合作的工作。吳俊瑩先生曾是IC設計者。后來進入資訊圖書出版行業,擔任資訊管理工作之余。出版了數本電腦暢銷書。他的職場文章發表在iThome上,經常被資訊業公司老板打印出來貼在布告欄上,他的故事也曾經被臺灣知名作家昊若權寫進《每天都是轉折點》中。
書籍目錄
第1章
好人不升官?誰叫你踩到九大地雷
地雷1:總是把No留給老板說
地雷2:熱心?野心?失職分不清
地雷3:成為公司中的岳飛型人物
地雷4:以“很會問問題”自豪
地雷5:喜歡亂猜就出局
地雷6:英文好,沒什么了不起7
地雷7:分不出應該做的與想做的
地雷8:堅持,堅持,再堅持
地雷9:倚老賣老,危險??!
第2章
這些眉角,都很重要
Happy Problem——有問題就有機會
機會一直都在
你有受害者心態嗎?
生氣有什么用?
說別人笨不代表自己聰明
情緒與工作要分清楚
別人的成就看起來都很簡單?
你穿什么進辦公室?
改變自己
別當垃圾筒
當個實心英雄
第3章
讓老板打從“心底"欣賞你
學習做個職場修羅
不必在意他們笑什么
面對迷惘“冷”處理
珍惜走過的足跡
“理所當然”不如“設身處地”
尋找心靈的安定感
選對“老板績優股”
都是學歷的問題?
絕不能忽略的“時空背景”
輸在終點線前的遺感
誰才是競爭的裁判?
留心腳邊的小石頭
第4章
主管要有新想法+新角度
學習面對和要求
你會說故事嗎?
一張紙,一張嘴
絕招!心錨制約術!
固執vs堅持
傻瓜才愛比聰明
吉人詞寡,躁人詞多
知易信難的處事黑洞
面對現實
慎用二分法
企業的致勝武器——人才
減少會議,多點溝通
45做對的事,把事情做對
章節摘錄
版權頁: 將心比心,你會希望有一個常常給你造成麻煩的手下嗎? 當不知道該怎樣拒絕別人的時候,就很容易發生模糊工作重心的現象;我們每個人的能力與時間都有限,如果當前的事情做完了,還有剩余的時間,并不該去接別人的事情,而是該把自己的事情回顧一遍。 不懂得該怎樣有技巧性地說No,等于是把天下的事情都扛到自己身上,我們自己常常因為能處理很多事情而感到志得意滿,能力很強。但是,你有將老板最在意的事情做好嗎?如果沒有,其他事情你做得再好,也只是找挨罵而已。 老板需要的是能貫徹任務的人,擔任主管的人也需要有執行力與專業的下屬來幫助,誰也不會希望在這個管理金字塔里面有人因為是“濫好人”,自己事情沒做好而引發連鎖反應,造成壓力崩潰吧? 如果你覺得老板真的很笨,處理方式應該是與老板溝通,但是無論如何,絕對不能當“濫好人”,然后讓別人也知道老板是笨蛋,這種造成老板沒面子的事情,你敢做,等于明明白白地告訴老板:職位于我如浮云。 說No與Yes都需要長久的學習,才能精準地達成溝通。我們并不需要急著去回答Yes或No,這都應該等到想好、準備好之后才開口。因為有時候我們希望的Yes不是火力全開的狀態,是希望小資源慢慢跑,或者是在部分條件下可以,甚至只是最底限地保持一點關系就好。說No也不是要叫對方滾蛋,有些時候可以客觀分析之后,讓對方知道現在不行,或者是我們保持聯絡等待機會,甚至部分是。No但其他仍可進行。 說Yes與:No的技巧,就是要能夠知道對方是否真的理解了你的意思,要能有效溝通,而非解釋一大堆。如果你的溝通內容讓對方感覺到在’Yes與No之間產生了模糊地帶,這種情況就只能看對方的悟性高低了,有些人會自己決定并且做出接近你預期的成果,有些人則是停在那邊,等待你的明確指令。 說Yes是很容易的,因為是開放公司資源,慷公司之慨讓對方感激,這種事情看起來很好做,其后果卻往往比說No來得嚴重。因為,資源要投人就會發生成本,沒有一個公司或團隊有辦法持續慷慨下去,因為資金與人力都有限度。 真的要能做管理與領導,就必須要能說No,甚至是“丈夫一怒安天下”的No。這需要兩種勇氣,一種是說出口并且承擔后果的勇氣,另外一種是面對情緒的勇氣。 說No一定有后果,因此,我們需要思考清楚之后再來決定怎樣說出口,同時也要思考說出口的時間點、對誰說、在什么場合說。 承擔后果有些時候不需要勇氣,因為后果往往不是一個人單獨承擔,可能是整個團隊、整個公司被拖下水,這也就是說No要先有智慧的原因。 當你說No的時候,肯定有人不爽,有人選擇直接抗議,有人訴諸于輿論,密告“太上皇”,也會有人敢怒不敢言,要穩住整個團隊并使其持續前進,這需要面對的勇氣,用心去面對每一個情緒,并且通過溝通解決每一份不滿,才能化解No之后的危機。 所以說,隨便開口就說Yes的人,對于企業而言是一個不定時炸彈,他可能不小心炸開一個閘門,然后淹死后面一堆人。 如果你說No,老板仍然可以英明地說Yes,等于是把人情做給老板,這不是很好嗎?反過來,如果你自己就先說了Yes,但老板認為這件事必須要說No,顯然你的決策有問題,更何況,因為你說Y。。而放出去的資源及個人與公司的信用該怎么收回?更別說還得讓老板去傷腦筋提起兩種勇氣來處理后續的事情了。
編輯推薦
真的要做管理和領導者,就必須要能說No,甚至是“丈夫一怒安天下”的No。這需要兩種勇氣,一種是說出口并且承擔后果的勇氣,一種是面對情緒的勇氣?! ≌f別人笨不代表自己聰明,因為當我們說別人笨的時候,別忘了自己也在團隊里面,不管我們的目的是什么,但是這樣的做法肯定是不正確的,因為一開始我們就忽視了團隊精神?! ∏榫w和工作要分清,如果覺得薪水不高,不是應該去別的地方讓別人稱稱自己的斤兩嗎?如果決定留下,就必須拿出專業的態度,而不能靠不滿來博取共鳴或同情?! ∏榫w的管理是通往專業經理人最基本的修煉,不要怕被別人笑,其實很多害羞的情緒都是自己幻想出來的,說穿了就是自己在笑自己,要能讓自己拿得起放得下,以“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為主要目標,這樣才能最終為自己獲得成就感及別人的尊敬與欽佩?! ∽x讀上面的句子,是不是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也許,你暫時還沒有找到那個方向,或掌握到可以立刻改變的契機,那就來讀讀這本書吧,作者與你分享他自身經歷的45個職場經驗,用實際體驗告訴你,只要在每天的生活中認真做好最充分的準備,你就一定會成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