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陜西師大 作者:林庚凡 頁數:115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作為世界上天文學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了古代天文學的萌芽,并在此后數千年問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中許多成就都與道教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宇宙論、星象學與歷算等方面,道教的貢獻非常大。而在所有道教天文歷算典籍之中,紫微斗數是最完備、最成熟、也最隱秘的一支,自北宋創立以來,一直在道教內部薪火相傳。其完備的星曜體系、嚴密的推理過程、豐富的文化內涵、有趣的命理推演引起了今人強烈的好奇,并已經在東亞形成了研究、推介的風氣與浪潮?!秷D解道教天文歷算學紫微斗數(套裝全2冊)(2012年最新白話圖解)》選取《紫微斗數》權威古本,首次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全面介紹了紫微斗數的理論淵源、文化內蘊、推演過程與命理論斷,精心設計了180多幅步驟分明的推算示意圖與豐富的表格,配備了近40幅精美古圖與手繪圖,文字曉暢易懂、畫面精美生動,是中國首本集研究價值、參考價值、收藏價值于一體的紫微斗數經典!
書籍目錄
上冊編者序:揭開古遠星空的奧秘本書內容導航上卷 命理卷第壹章 命理學中國神秘文化的哲學思想1.中國五術:山、醫、命.相、卜五術:《易經》辯證思想的具體體現山:完滿的精神修煉醫:中華醫術的由來命:通透人生穹達自然的法則相:揭示人與世界的關系卜:探尋事物的發展規律2.古人對世界的體驗:道、天、理命運本在宇宙之中命與運的哲學思辨3.先秦諸子的天命觀:知天命與受天命先秦諸子天命觀天命觀的演變4.秦漢方士的至上地位:推天道以明人事從陰陽家到方士秦漢方士的社會地位5.由占卜到象數:知天命而穹達自然的法則占卜的產生命理術的產生及理論依據6.《易經》:統攝一切象數的中心理論《易經》:儒、道思想的共同源頭《易經》:中國最古老的卜筮之書由《易經》衍生而出的象數7.六爻預測:最早的周易預測學8.梅花易數:最方便的周易預測梅花易數:《易經》象數思維智慧的結晶《梅花易數》其書9.奇門遁甲:帝王之學10.四柱預測學:最流行的八字算命法四柱命理學的起源四柱預測學的特點11.紫微斗數:“天下第一神數”紫微斗數源流紫微斗數的特點第貳章 紫微斗數命理學理論體系1.陰陽五行觀:傳統命理學的哲學思想2.陰陽觀:“道”的基本內涵陰陽觀念的由來陰陽:對立統一的世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3.萬物的起源:五行的由來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史籍見載的五行說4.相生與相克:五行特性及生克關系五行特性五行相生相克關系5.五行有序:五行次序與歸類五行的次序事物的五行屬性歸類6.五行的五種狀態:旺、相、休、囚、死7.經天緯地:天干與地支天干地支8.認知世界的符號體系:天干地支和陰陽五行的配合9.天干地支:合.沖、化.刑、害天干地支第叁章 紫微斗數概論1.紫微斗數的歷史:創立、派別與典籍2.五行相克與星曜:紫微斗數的架構原理3.紫微斗數的核心:命盤與十二宮命盤十二宮4.星曜的象征對象:封神人物破軍星--紂王貪狼星--妲己天府星--姜皇后天同星--周文王姬昌紫微星--伯邑考太陽星--比干太陰星--黃飛虎之妻賈氏七殺星--黃飛虎武曲星--周武王姬發天機星--姜子牙巨門星--姜子牙之妻馬千金廉貞星--費仲天相星--聞仲天梁星--李靖擎羊星--楊戩陀羅星--黃天化火星--哪吒鈴星--雷震子5.術語釋義:掌握斗數入門鑰匙甲級星六吉星六煞星四化星星曜亮度乙級星丙級星丁級星戊級星雙星本宮(本方)對宮(對方)三方四正協與脅鄰官輔與夾坐與踞朝與沖拱天羅地網雷門天門地門人門鬼門四馬之地(四生之地)四敗之地(四桃花之地)四墓之地(四庫之地)竹籮三限6.方法、步驟及重點:如何學習紫微斗數趣味為先--從封神人物開始按部就班--命盤的排列綜合運用--命盤的解讀第肆章 紫微斗數命盤1.命盤:生命密碼2.排盤前的準備3.排斗數命盤步驟第一步:定十二官天干第二步:安命官與身官第三步:布十二官名法則第四步:定五行局第五步:安紫微星第六步:安紫微星系諸星第七步:安天府星第八步:安天府星系諸星第九步:安時系諸星第十步:安月系諸星第十一步:安日系諸星第十二步:安年干系諸星第十三步:安生年博士十二星第十四步:安年支系諸星第十五步:安五行局長生十二星第十六步:安六十甲子旬中空亡第十七步:安截路空亡第十八步:安天殤星、天使星第十九步:安命主星第二十步:安身主星第二十一步:諸星曜在各宮位的亮度第二十二步:起大限第二十三步:起小限4.排流年星曜步驟第一步:安流年干系流星第二步:安流年支系流星第三步:安流年歲前星第四步:安流年將前星第五步:安子年斗君第六步:安流年斗君第伍章 星曜特性1.星曜特性的代表意義2.甲級星諸星特性一、紫微星二、天機星三、太陽星四、武曲星五、天同星六、廉貞星七、天府星八、太陰星九、貪狼星十、巨門星十一、天相星十二、天梁星十三、七殺星十四、破軍星十五、祿存星十六、左輔星十七、右弼星十八、文昌星十九、文曲星二十、天魁星二十一、天鉞星二十二、擎羊星二十三、陀羅星二十四、火星二十五、鈴星二十六、地空星二十七、地劫星二十八、天馬星二十九、化祿星三十、化權星三十一、化科星三十二、化忌星3.乙級星諸星特性一、天刑星二、天姚星三、紅鸞星·天喜星四、陰煞星五、三臺星·八座星六、臺輔星·封誥星七、天殤星·天使星八、解神星九、恩光星·天貴星十、天哭星·天虛星十一、天巫星·天月星十二、天才星·天壽星十三、天官星·天福星十四、孤辰星·寡宿星十五、龍池星·鳳閣星十六、蜚廉星·破碎星十七、天空星十八、華蓋星十九、咸池星4.丙級星諸星特性一、五行長生十二星二、生年博士十二星三、截空星四、旬空星五、命主星與身主星六、太歲星君第陸章 斗數推命方法及要訣1.命與運2.命盤解讀:破譯生命密碼3.男命與女命4.宮與星的五行生克5.命盤格局與命運第柒章 命格解析1.吉格組合紫府同宮格紫府朝垣格天府朝垣格君臣慶會格府相朝垣格機月同梁格機梁加會格文梁振紀格巨日同宮格金燦光輝格日照雷門格陽梁昌祿格明珠出海格月朗天門格日月并明格月生滄海格壽星入廟格英星入廟格石中隱玉格七殺朝斗格馬頭帶箭格巨機同臨格天乙拱命格(坐貴向貴)三奇嘉會格權祿巡逢格科權祿夾格雙祿夾命格左右同宮格文桂文華格貪武同行格三合火貪格(貪火相逢)貪鈴朝垣格(貪鈴相逢)貴星夾命格廉貞文武格輔拱文星格權星朝垣格(雄宿朝垣)權殺化祿格祿文拱命格祿合鴛鴦格雙祿朝垣格祿馬佩印格祿馬交馳格科名會祿格二曜同臨格丹墀桂墀格甲第登庸格極向離明格化星返貴格將星得地格(武曲守垣)日月照壁格財祿夾馬格明祿暗祿格科明祿暗格(明珠暗祿)紫微斗數雜格2.兇格組合3.惡格組合4.特殊格局逢祿呈吉、忌擾逞兇之格局被空劫沖破的煞格組合第捌章 144種命盤論斷命理卷附錄附錄1:常用對照表附錄2:五行的生克制化附錄3:五行四時吉兇附錄4:二十四節氣附錄5:《紫微斗數全書》卷之一附錄6:《紫微斗數全書》卷之二附錄7:《紫微斗數全書》卷之三下冊下卷 推理卷第玖章 紫微星系坐身命宮命理參斷1.十四顆主星概說2.紫微星系坐身命宮的命運容態與性格命理參斷3.天機星坐命身宮容貌與特性命理參斷4.太陽星坐命身宮容態與性格命理參斷5.武曲星坐命身宮容態與性格命理參斷6.天同星坐命身宮容態與性格命理參斷7.廉貞星坐命身宮容貌與性格命理參斷……第拾章 天府星主星坐身命官命理參斷第拾壹章 紫微斗數論財財運第拾貳章 紫微斗數看病論健康第拾叁章 紫微斗數論事業第拾肆章 大小限與流年行運推理卷·附錄
章節摘錄
在《易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關于陰陽的概念,把陰陽看成宇宙間一切事物運動變化最根本的原因,認為是“道”的基本內涵?!兑讉鳌愤@一思想是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的重大飛躍。陰陽的本質是對種種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事物或現象的抽象概括,這種觀念是怎么得來的呢?這就要從卜筮說起。據考古發掘,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利用占卜來預測吉兇了。而影響最大的、歷史年代最久遠的當推卜筮(占卜時以龜甲為道具稱做卜,以蓍草為道具稱做筮)。周人筮占活動對陰陽觀念的最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兩極對待結果的反復和推演,鞏固了陰陽觀念形成的內容基礎。筮占的目的主要是預測事情的結果是福還是禍,決定行為的方式是行還是止,而這主要是依據筮兆顯示的結果來推斷,筮兆的結果也無非是吉兇兩種。這種兩極對待結果的不斷反復,便在人們頭腦中形成了一系列關于人事結果的兩極對待觀念:奇偶、吉兇、正反、福禍、行止、進退、攻守、喜悲、善惡、好壞、成敗、利害、得失等等,從而使得人們的兩極對待觀念不斷完善、強化和鞏固,而這正是陰陽觀念得以形成的內容基礎,因為陰陽的本質就是對種種兩極對待事物、現象或屬性的抽象概括。第二,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奠定了陰陽觀念形成的思維基礎。如前所述,由于筮占道具和方法的不同,筮辭在內容、形式和功能上都表現出了與卜辭大不相同的特點,人們在筮占活動中抽象思維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表現出思維水平的提高和理性的覺醒,而這正是陰陽觀念得以形成的思維基礎。因為陰陽觀念本就是對具體的兩極對待現象的抽象概括,本就是對兩極對待觀念的提煉升華,而無論是對兩極對待現象的抽象概括,還是對兩極對待觀念的提煉升華,都需要人們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較高的思維水平。
編輯推薦
180多個精心設計的推算圖與表格,手把手教你演繹星曜變化,近50幅手工著色古代繡像畫,完美呈現妙趣橫生的星曜故事,200多幅精美插圖,示蘊藏在星象中的人生密碼,紫微斗數以古代陰陽五行、干支等理論為基礎,以星曜為基本論斷元素,將人按照出生時的時空條件進行命理論斷。圖中所展示的即是干支、八卦與節氣、月份等時間坐標的對應關系,以及部分星曜對應的神形。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浩繁的典籍,也有著獨特而神秘的宇宙觀,并通過天文歷算學,尤其是星象學等展現出來道教星象學有物理星象學、政經星象學、人文星象學與時事星象學之分,而能將多種星象之學融會貫通的當數紫微斗數它以古代文化為基礎,將星象變幻與人事相結合,既具有道教宇畝觀神秘色彩,又具有注重社會環境、人際關系的現實意蘊。在中國神秘文化中卓立特出,名列“五大神數”之首,號稱“天下第一神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