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5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作者:劉洪 頁數:24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小提琴演奏是一門復雜而艱深的藝術。對學習者來說,要提高演奏水平,必須解決姿勢與動作的根本問題,即動作的協調。 本書第一次提出了小提琴演奏的5區位運動結構論。認為小提琴演奏的姿勢和動作是建立在5個基本的區位之上的,它們構成了一個合作的整體;主張通過調整、控制、融合5個區位的運動,使人體和樂器之間獲得更有效的協調,從而提高藝術表現力。 本書包括了5區位演奏技巧的分析,教學方法的論述、練習材料的編寫,并配以大量的圖片信息、知識鏈接。 由此,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林耀基先生以及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燕迪先生都給予了本書很高的評價。 認為這是一部“學術性和可讀性兼顧的有價值的論著”,“對小提琴教和學整體提升會大有裨益”。
作者簡介
劉洪,1978年生。音樂學碩士(小提琴演奏與教學專業)。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小提琴教師,萬方青年交響樂團首席。1992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先后師從于小提琴教育家張世祥、丁芷諾、周彬佑和袁培文。所擔任第一提琴的唐古拉四重奏團曾獲得首屆全國弦樂四重奏比賽第二名,還獲得上海音樂學院傅成賢獎學金一等獎;曾赴英國參加AMADEUS弦樂大師班及荷蘭DANIEL音樂節的學習和演出,并在法國、意大利和國內各地舉辦獨奏及室內音樂會。發表《關于音樂的對話》、《超越與現實——審美主體對音樂作品的解讀》、《小提琴演奏的5區位運動結構》等多篇文論。
書籍目錄
序一序二緒論第一章 一種全新的小提琴訓練體系——5區位訓練方法 一、20世紀以來的小提琴演奏理論 二、幾部重要小提琴演奏理論著作的介紹 三、小提琴演奏5區位理論的提出 四、小提琴演奏5個區位的結構 五、小提琴5區位訓練體系的特點第二章 左手區位——“賦予每一個音符以生命力” 一、左手區位的兩個支點 二、兩個支點的互相作用和聯系 三、左手區位演奏的基本技術第三章 鎖骨區位——具有復合功能的部位 一、鎖骨區位的功能 二、鎖骨區位的結構 三、鎖骨區位的特點 四、鎖骨區位演奏的基本技術第四章 右手區位——小提琴歌唱的始作俑者 一、右手區位的功能和結構 二、右手區位的5種基本控制能力 三、右手區位演奏的幾種基本技法第五章 弓弦區位——音樂奇跡的交匯之處 一、弓弦區位的功能 二、基本發音原理和方法 三、弓弦區位演奏技術的控制第六章 下部區位——小提琴演奏運動的根基 一、下部區位的功能 二、下部區位的結構 三、演奏中下部區位的主要姿態第七章 在演奏中使5區位協調配合的技巧——讓演奏動作協調起來 一、5區位協調和配合的兩種類型 二、雙區位之間互相協調和配合 三、多區位之間的協調與配合第八章 小提琴常見技術困難的診斷和解決方法參考文獻本書閱讀索引附錄 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術輔助練習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